一直“重复”是我不动脑子?是你不懂传播!



作者:姚素馨

来源: JustPR(ID:justPRit)


我是苦口婆心的姚素馨,

  

来自一家实话讲多了赚不到钱的公关公司……

  

今天说点关于“重复”的话题。

  

我们似乎总是对新的事情比较敏感,比如昨天,安卓微信6.7.2内测发布,从信息流版本回到原来的小红点与置顶。反而,更底层的规律性的东西,则被忘记。

  

比如,“重复”这种极其重要的传播手法。

  

当我们提阶段性、年度传播规划或是说到新闻稿的时候,只会被说“这段之前提过了”,“要想点新的东西”,几乎从来没有人说过“重复的是不是不够?人家记得住吗?”

  

当我们讨论话题点,常常有人跳出来说“这个已经用过了”,几乎从来没有人说过“这个点与品牌非常契合,传播的也不错,应该继续用”。

  

当我们推荐渠道,“这个上次不是已经发过了吗?”也是会被质疑,很少有人想过“这个渠道多久发一次效果最优,他们的极限发布频率是多少?”

  

好像“重复”提出点什么,就是偷懒,就是不动脑子,就是没有创新,就是江郎才尽。

  

啊呸!

  

重复一遍,啊呸!

  

微信图片_20180727133045.jpg


重复已经不流行了?不管用了?NO。我们还是原来的乌合之众啊。

  

记得吗?入行的时候很多人会推荐庞勒的《乌合之众——大众心理研究》,因为传播就是用文字、图片和影像去影响群众心理,对群众心理的特点越了解,你就越能通过文字驾驭受众的心智,从而影响受众的行为。

  

这本书出版于1895年。介质(从看知音,变成看微信鸡汤号)、形式变了(从看文字段子,变成公众场合用外放看的抖音视频)、终端渠道变了(从印刷品,变成电子终端),只要普罗大众还是血脉延续代代相传,没有什么基因突变或者跟外星生物杂交,根本性的东西就什么都没变。

  

身为心理学大牛的庞勒,还从生理学角度解释了一下:“从生理学的原理上讲,在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一个无意识的深层区域,我们的行为动机正是在那里形成。而那些不断重复的说法最终会进入这个无意识的区域。到了一定的时候,我们会忘记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,认为它来自自己的判断,最终对它深信不疑。”

  

他甚至还搬出了拿破仑,“极为重要的修辞法只有一个,那就是重复。”

  

最近人红是非多的叶茂中提出过打造品牌路径的“四步曲”:


1. 提炼出品牌核心价值

  

2. 用正确的策略和杰出的创意表现核心价值

  

3. 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积累

  

4. 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一对一的品牌联想

  

对企业和第三方公司而言,最难弄的不是从含糊、混沌、纷杂中,呕心沥血、绞尽脑汁、肝肠寸断、力排众议地完成第一步“提炼出品牌的核心价值”,也不是缺乏创意与策略推进第二步,而是死活不肯上三垒!

  

在一开始,大家都会给予最高度的重视,不仅给予最大的耐心和资源,智商也都在线。

  

然而到了执行阶段,全员就跟集体失忆一样,忘记之前为什么要梳理那些概念,定下那些策略,“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积累”居然成为最难推行的事情。

  

在大部分企业现在的状态是,举着“创新”的旗号,什么事情都可以提,什么规划都可以推翻。而“重复”简直被丢掉犄角旮旯去了。

  

什么叫做四部曲,是都完成了才是一首曲子。过于分散的创意,不断修改的角度,一天一个样的呈现,结论就是“什么都没有留下”。

  

哦,不对,会留下一张看上去蛮不错的“规划表”,好像什么都做了。

  

传播领域中,广告重复做得最好,营销其次,公关做得最差。

  

做广告的叶茂中还是有点例子可以教育客户的。

  

第一个例子,就是我的前老板史玉柱以及全国人民都知道的“收礼只收脑白金”。其他还有“怕上火,喝王老吉”,“奶茶就要香飘飘”,“好空调,格力造”。

  

国内例子看着不高级,那么来点国外的。

  

1954年,李奥贝纳将万宝路定位为“男人的世界”,将近60年,万宝路的广告里都出现过啥呢?牛仔、牛仔、牛仔、还是牛仔。

  

业内流传过段子:万宝路的老总曾经十分不满意李奥贝纳白白骗了他那么多年的钱。李奥贝纳则说:你花了那么多钱,不就是让我监督你不要换掉牛仔的吗?否则你品牌的魂不就没了吗?

  

万宝路最终用60年的时间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正确的策略。

  

重复是最不起眼,最累人的,也是最不容易被理解的。但这也是将策划中的绚丽效果变成真实存在的唯一途径。

  

公关想要“重复”一下,简直就比登天还难。

  

我举个例子,做个全年规划,每个月只有2篇软文,每篇计划推送5家媒体,居然要求所有稿件都有不同的点……有何意义?

  

播广告,一天会有多次滚播,既然你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在同一时间去看电视,怎么你就觉得所有人都会看到你那仅仅发过一次的新闻呢?

  

播广告,拍一次起码也得用个一年半载,希望建立整体印象,新闻稿怎么就恨不得每天的都不一样呢。

  

对于那些不切实际的规划,趁早死心:


1. 连续剧型规划。

  

展会分三天有节奏的发布,分别说“我们为什么要参加”,“展会现场情况”,“复盘”,内容完全不同。呵呵,你当这是连续剧啊,什么样规的企业才能获得那么多老铁受众一集不落的盯着看啊,要不要标题给你加个角标写上“第一集”“第二集”啊。

  

推荐做法是,如果没有招募需求的话,三天基本可以发布类似的内容,只在开头做时效性的修改,便于媒体发布。你是不是要说这样发完百度收录会重叠。没错。是会重叠,可是现在会用“百度新闻”搜索的能有多少人啊。

  

2. 集腋成裘型规划。

  

发很多不同的点,来突出“企业很厉害”、“产品很丰富”。

  

大哥,传播中还有一个重要点的也请知道一下,叫做“断言”,也就是直接给出结论。

  

直接发“我是功能最多的手机”100遍,比每天发一个功能的说明文章连续发100天,绝对有效果。

  

我们为什么要发那些分散性的功能说明文章,是为了“坐实”功能最多,是辅助功能。在资源不够、时间有限的情况下,不要再搞薅狐狸毛的事情了好吗?

  

公关讲求“重复”,还会有额外的BOUNS:


1.起到保护作用。

  

广告只管推广,公关还得管出事了怎么办,对不对?

  

大量的集中的正确表达企业价值观与核心理念的内容,对于企业是保护墙。东一棒槌西一榔头的,只会让人更加疑惑。

  

这个不用多解释吧。

  

2.量变产生质变。

  

质量互变规律是人类社会中一个普遍的规律,任何事情就是只有一定的数量积累才能达到量变的突破。

  

重复的过程就是一个数量积累的过程,最终就是要通过重复把“正确认知”深深的楔入在受众的大脑中。

  

形成质变之后,就不容易被改变了。

  

这也是公关这种隐性手段,最应该追求的效果,不是吗?

  

最后说几句:


1. 我们之前的推送中,其实各种提及过“重复”,但是我想看到的(毕竟不是每篇你们都看),记住的(都有遗忘曲线),意识到的(认知的形成需要过程)不多。所以还是“重复”一次。

  

2. 关于重复,我的架构里面还有很多内容,这里只写了个开头就已经2500字。太长他们会不给我排版,所以下次继续“重复”。

  

3. 重复很有用,也很重要。如果你也这么认为,但是老板不接受,那么努力“重复”地跟他说。

  

4. 建议“重复”,并不是在偷懒!

  

5. 重复一遍,绝对不是在偷懒!


本文由JustPR(ID:justPRit)授权17PR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!谢谢!


微信图片_20180411103409.jpg


<<上篇 定位真的懂消费者心智吗?
下篇>> 18个老司机只做不说的广告冷知识,你知道几条?

推荐课程

我要评论

发表

全部评论0条评论


暂无评论